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话说伊尹——王民生

    信息发布者:伊尹社区
    2017-06-26 14:54:50   转载

    话说尹庄

    王生民


       欢迎加入《伊尹村人》群!这里是村人谝闲传的热炕树荫,是在外游子思念故土的乡愁港湾,是宣传弘扬先贤伊尹文化的交流园地,是连接伊尹村人相互情谊的信息渠道。

      伊尹(约公元前16世纪),又名伊挚,夏末有莘国(今合阳县)人,商代大政治家。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商王成汤三聘伊尹到都城亳(今河南商丘)共谋大业。伊尹精于烹饪,常以调味之理喻王事,成汤视为知音,委以国政。伊尹辅佐成汤灭除夏桀,建立商朝,被尊为“阿衡”,亦即宰相。商汤去世,又先后辅助外丙、仲壬二王当政。仲壬死后,其侄太甲继位,破坏商汤法制,怠乱国政,伊尹将他放逐到桐宫(商汤葬地,在今河南偃师西南)。两年后,太甲悔过自新,伊尹迎其复登王位。伊尹著有《伊尹》、《肆命》、《徂后》等书。临告退,又写成《咸有一德》。年百岁而卒。辅政四朝的伊尹,对商王朝的建立、巩固和繁荣,立下不朽功勋。今百良乡尹庄为伊尹出生地,莘村为伊尹耕作处。三汲、阿场、陌东、陌西等村,留有伊尹遗迹多处。莘村南旧秦庄,有伊尹墓,旧有墓田数十顷;墓前有御道,相传为前代命官省察道。(一九九六年版合阳县志)

       先贤伊尹,故里尹庄。商代元圣,功盖华夏。史志记载,生于尹庄。尹庄村人,世代自豪。伊尹文化,育我村人。伊尹遗迹,扬我村名。伊尹文化,重在宣传。伊尹精神,贵在弘扬。南北尹庄,兄弟同心。齐心协力,振兴祖业。伊尹村人,人人有责。尹庄后辈,责无旁贷。继承伊尹,壮我尹庄。子孙相传,伟哉尹庄。

    古有莘国在合阳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2日

    【秦地文化研究】

    田海龙

    (渭南市公安局,陕西渭南714026)

    摘 要:古代有莘国在合阳,商代大政治家伊尹的出生地在合阳,由于年代久远,没有文字记载,各地说法不一。但是各朝代的文献,特别是古代方志,还有历史遗迹以及民间传说都能够证明古代有莘国在合阳,伊尹故里也在合阳。

    关键词:有莘国;伊尹;合阳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16)11-0023-03

    收稿日期:2016-03-16

    作者简介:田海龙(1952—),男,陕西合阳人,渭南市公安局副调研员,渭南地方文化研究专家。

     笔者故乡在合阳县百良镇尹庄,相传这里是商代大政治家伊尹的出生地,尹庄因此得名。

    图1《渭南市志》中的伊尹画像

    儿时起我就常听乡人讲家乡地处古代的有莘国及伊尹耕于此地的传说故事和历史遗迹,目睹过村东的“伊尹塔”和村西的伊尹墓地及伊尹庙的戏台。孟子言伊尹“耕于有莘之野。”由于年代遥远,有莘国在哪里?伊尹的出生地和故里在哪里?商代没有文字记载,后人所记载的史料,各地也是说法不一。史上有合阳说、陈留说、曹县说、伊川说等等。其中古有莘国在合阳,伊尹的出生地和故里在合阳之说在众多说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从方志记载,历史遗迹和民间传说分析认定古有莘国在合阳都有令人信服的依据。官方编篆的方志是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是研究历史及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关于古有莘国和伊尹故里在合阳,古今合阳县志均有记载。笔者近期专程在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查阅了一些古代地方志史料(如图2),

    图2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中的古代地方志

    力图从县志范围外搜寻历史资料,以志为据,从浩瀚的古代方志中找寻到一些古有莘国在合阳的史志资料。从笔者搜寻到的古方志史料看,古有莘国和伊尹故里在合阳无疑。有关古有莘国在合阳,古代方志作了明确的记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所藏宋代淳熙四年(1177)出版的《诗集传》(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记载:今同州合阳“大邦莘国也。”《诗集传》是《诗经》的研究著作,距今已800多年,著者朱熹为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其所著记载理应可信。明代万历二十五年(1597)出版的《雍胜略》(李天应,国家图书馆方志馆)记载:“有莘国在合阳县东四十里夏阳村,孟子谓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即此,有伊尹祠。”明代万历三十九年(1611)出版的《陕西通志》(汪道亨、冯从吾,国家图书馆善本览阅室)记载:合阳县“古有莘国。”编篆者汪道亨为兵部尚书。清代康熙六年(1667)出版的《陕西通志》(贾汉复,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记载:“伊尹祠在县东四十里,耕有莘野即此。”同样在搜集的有关方志中,对尹尹的故里和出生地亦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国家图书馆方志馆所藏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出版的《合阳县志》(蔺世贤、魏廷揆,国家图书馆方志馆孤本)乡宦篇记载:“伊尹名挚,孟子曰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明代天启五年(1625)出版的《同州志》(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记载:合阳“商伊尹名挚,有莘人。”清代道光七年(1828)出版的《陕西志辑要》(王志沂,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记载:“商伊尹,有莘人,商聘为相。”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所藏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出版的《陕西通志》(刘於义,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记载:“据朱晦菴诗传注莘之在合阳无疑。孟子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汉赵岐注在今同州合阳邑之新村旧名秦庄有伊尹墓,其东有尹庄即尹生处,今人犹传生尹庄葬秦庄之语。乃心请於学使陆德元树柏数十株,立商元圣故里碑於新村之孔道。”朱晦菴即朱熹。赵岐(卒于公元201年)为东汉末年文学家,所著《孟子章句》为最早的《孟子》注本,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部《陕西通志》为陕西总督、吏部尚书刘於义监修,是《陕西通志》的集大成者,很具有历史价值。同样清代乾隆六年(1741)出版的《同州府志》(张奎祥,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和清代乾隆四十一年(1776)出版的《关中胜迹图志》[1]分别对伊尹故里及出生地作了与雍正十三年版《陕西通志》(刘於义,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内容相同的记载。《关中胜迹图志》注曰:“至尹墓之祀於合,远无可考,然赵岐之注孟子,朱子之传诗经,据侃凿,且语出大儒,自可传信,似无庸更滋疑议矣。”《关中胜迹图志》为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著,是研究陕西历史地理及文物古迹的重要文献,被编入《四库全书》。以上古代方志记载表明,古有莘国在合阳,伊尹耕处在合阳,伊尹的故里和出生地亦在合阳。

    在方志记载的伊尹故里,保留着一些相关的历史遗迹。据清代乾隆三十四年(1769)出版的《合阳县全志》[2]记载,合阳县原有三处伊尹祠,一在县城,一在南义庄,一在尹庄。县城和南义庄的伊尹祠早已不复存在。尹庄的伊尹祠(当地人称伊尹庙)抗战时河防部队将庙里的大殿拆除修建河防工事。由于庙里的戏台飞檐翘角,建筑雄伟,所以拆除时保留了下来。20世纪50年代初南北尹庄在分庙时为了保留戏台的完整,北尹把涝池边的三棵大杨树给了南尹,把戏台搬到北尹的学校里。戏台分前台和后台,后台两侧有男女化妆室,整个建筑没用一颗铁钉。拆戏台时发现当年建造者的一行留言:“胜我者,添三木;不如我者,余三木。”搬迁时请来能工巧匠,在每个部位画上记号,最后安装完还是余下三根木料没法安上去(如图3)。

    图3伊尹祠前后屋檐对比

    后来扩建学校时戏台被拆,戏台的木雕等艺术部件完整地安装在村委会的屋檐上。这些原件现在细观依然栩栩如生。伊尹庙的庙会原设在庙内。伊尹庙拆除后遗址上的庙会一直沿袭至今,每逢庙会日这里依然是人流如潮。至今,这一带的群众还称伊尹庙遗址为“庙上”,成为这一带的经济活动中心。由于周围的村庄都与伊尹耕于此地有关,伊尹庙原为周围数村祭祈的地方,故有“十村庙”之说。尹庄现保存有两通伊尹庙的清代石碑。2006年8月26日,许生亮、曹亦斌、姚振财和姚掌生在南尹村搜寻到一通清代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石碑,碑文记载着当时为修葺伊尹庙捐银的人名和银两。从捐银的人员看,不光有本地的也有山西等地的,可见伊尹庙的影响之大。2016年4月6日,王广义、王均汉和王全生在北尹村搜寻到一通伊尹庙的清代石碑,和南尹村搜寻的伊尹庙石碑为连碑,记载着为修葺伊尹庙义工捐资的附近村庄名。伊尹庙的北边,原有两座高6米的方形土塔,人称“伊尹塔”。为了纪念伊尹,北尹村在县财政的支持下,组织村民集资义工修建了伊尹纪念碑(如图4)。

    碑旁一棵120年树龄的杜梨古树屹然挺立,烘托着这块土地的古老文化气息。方志记载的伊尹墓(当地人称伊尹坟) 在莘村的东南, 尹庄的村西。墓的四周有砖砌的围墙,墙内古柏参天。墙内墓冢三丈多高, 站在墓顶可眺望黄河。周围村庄50多岁的人都还记得伊尹坟的规模,有不少人曾去伊尹坟上过坟。20世纪70 年代初,古柏被伐, 墓冢

    被毁,围墙的砖被拆后用于建造公社拖拉机站。方志记载的“商元圣故里”和“商阿衡墓”石碑被铺在公社院内的通道上,后来莘村的几位老年人将碑搬回村保留至今。

    伊尹故里位于百良镇东乡一带,地处黄河之滨,秦晋交界,一片平塬,三水环绕。这里自古流传着伊尹耕于此的民间传说,多数村庄名与伊尹耕于此有关。这里的老年人大多都知晓“商汤三聘”“伊尹望汤”等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乡间也有不少研究伊尹的爱好者。相传伊尹的出生地尹庄西边的莘村是伊尹的耕作地。尹庄东南的三汲村是伊尹将黄河水分三级引上塬灌溉的地方。尹庄北边的陌西、陌东村因地处伊尹耕地陌道东西得名。尹庄西南的岳庄是伊尹岳父居住的地方。岳庄西邻的南阿场、北阿场两村是伊尹打场的地方。尹庄

    西北的安子村因伊尹将其子安置于此而得名。与陌西村隔沟相望的候卒村是伊尹驻扎兵役的地方。尹庄南边的东宫城、西宫城是伊尹织造的地方,史称“织锦城”。这里北魏时(446)曾设宫城县,历时94 年。东宫城村至今保存有唐代宗室李确的陵墓,给这片古老土地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氛围。伊尹是商代的大政治家,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是历史伟人。敬重伟人,纪念伟人,弘扬伟人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12 年出版的《渭南市志》人物卷[3] 为伊尹立传,并言渭南历史人物“在政治方面,首推商代元圣伊尹,他帮助成汤消灭夏朝,建立商朝,先后辅助三代四位君王,使商朝政权稳固,经济发展”。历史上走出伊尹这样的伟人是渭南的社会文化财富,是渭南的骄傲。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源远流长的华夏传统文化定会在古莘大地绽开灿烂之花,人杰地灵的秦东大地定会绘制出更加美丽的历史画卷。

    参考文献:

    [1] 毕沅.关中胜迹图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2] 孙酉峰. 合阳县全志[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姚敏杰

    祭 伊 尹 文

    2016-10-09 17:37阅读:2,237

    维岁次丙申,农历九月二十日——二十三日(公元2016年10月21——23日),合阳社会各界,谨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我中华烹饪始祖伊尹并祷之以文曰:

    嗟我元圣,伊挚是名。出身为奴,有莘躬耕。

    潜心烹饪,熟谙调羹。乐道尧舜,伺机振缨。

    夏桀失道,民怨沸腾。商汤崛起,大业缵承。

    励精图治,赓续道统。知人善任,选贤与能。

    求诸莘野,得闻挚名。惊为圣人,五反聘迎①。

    伊尹佐汤,虎视何雄。灭葛殛夏②,东讨西征。

    商代夏立,用为股肱。兴灭继绝,当推首功。

    伊公调和,尤善割烹③。商汤亲尝,鹄鸟之羹④。

    五味三材,靡不精通。玄妙幽微,厨道始成。

    美味至要,辨识物性。火候徐疾,各擅其能。

    精妙微纤,毕显于鼎。沉潜其中,见微知萌。

    个中三昧,必以辨证。涵泳日久,会通圆融。

    久而不弊,常享常用。熟而不烂,甘而不哝。

    肥而不腻,唇齿香凝。甘酸辛咸,允执厥中⑤。

    烹饪调味,治国理政。天下万事,其揆一同。

    大道至简,通晓易明。人享美味,汤感赤诚。

    诸侯咸归,百姓以宁⑥。帝王之师,万古尊崇。

    改革盛世,餐饮勃兴。西河特色,誉满寰瀛⑦。

    钟鼓齐乐,咸与有荣。敬祭伊尹,在天威灵!

    伏惟尚飨!

    合阳百良南尹人姚敏杰敬撰

    家在尹庄        我的老家在合阳县百良乡一个叫尹庄的地方。尹庄分南尹、北尹两个村子。我家在南尹村。村子不大,只有三条巷道。在我的记忆里,全村不过千人,除了屈指可数的几户其他姓氏外,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家都姓姚。在我的记忆中,村人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大量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明的遗存。因为那时年幼懵懂,关于这个村子的历史、姚姓的起源,我从未主动问过父辈们。但我却清晰地记得,几个老年人在依墙聊天时说,听他们的长辈们说,这个村子是姚家兄弟俩不堪忍受黄河每年的洪水肆虐而从黄河边的岔峪口搬上塬的。至于搬迁的年代,没有人能说清楚。再联想每年清明节,村上总有几个老年人到岔峪村扫墓,我才明白老人们说的话不是空穴来风。南尹村到岔峪村直线距离不过三四华里,由于岔峪村紧邻黄河边,需要下坡行走到沟壑的最低处,所以实际路程大约有六七华里。村里老人不辞辛苦步行到岔峪扫墓,是先辈留下的传统,表达了慎终追远的情怀。

        随着年事、阅历日长,少时对家乡朦胧的记忆竟然渐渐清晰起来。村子东北方有个涝池,涝池东岸有个商店,当时大家都叫合作社。北岸有个药店。那时我们把围绕涝池周边的区域,统称为“庙”,稍长以后才知道,所谓“庙”指的是“伊尹庙”。伊尹庙建于何时、何处,我已无从得知,但从长辈们的口耳相传来看,庙是千真万确存在过的。我曾亲眼见过的是,药店的北边曾经有一座土塔,老人们说那是伊尹塔。如今,庙和塔已不复存在。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涝池周边恢复了废止几十年的集会,每逢农历每月三、六、九日,方圆几十里的农民、客商汇集在这里进行商品交易,热闹非凡。

        远离家乡求学的几年里,我曾无数次地对家乡记忆的碎片进行拼接,试图寻找到姚姓与村名的关系、村名与伊尹的关系,期待有令人惊喜的发现。自愧才疏学浅,资质愚钝,加之没有下工夫查阅资料佐证,所以始终没有理出头绪。就业工作若干年后,当我读到《合阳县志》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那块土地,其实就是商代大政治家伊尹的故里。据《合阳县志》记载:伊尹(约公元前16世纪),又名伊挚,夏末有莘国(今合阳县)人,商代大政治家。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商王成汤三聘伊尹到都城亳(今河南商丘)共谋大业。伊尹精于烹饪,常以调味之理喻王事,成汤视为知音,委以国政。伊尹辅佐成汤灭除夏桀,建立商朝,被尊为“阿衡”,亦即宰相。商汤去世,又先后辅助外丙、仲壬二王当政。仲壬死后,其侄太甲继位,破坏商汤法制,怠乱国政,伊尹将他放逐到桐宫(商汤葬地,在今河南偃师西南)。两年后,太甲悔过自新,伊尹迎其复登王位。伊尹著有《伊尹》、《肆命》、《徂后》等书。临告退,又写成《咸有一德》。年百岁而卒。辅政四朝的伊尹,对商王朝的建立、巩固和繁荣,立下不朽功勋。今百良乡尹庄为伊尹出生地,莘村为伊尹耕作处。三汲、阿场、陌东、陌西等村,留有伊尹遗迹多处。莘村南旧秦庄,有伊尹墓,旧有墓田数十顷;墓前有御道,相传为前代命官省察道。这段记载里提到的“莘村”、“三汲”、“阿场”、“陌东”、“陌西”等村,距离尹庄最多不过五六华里。于是,我就坚信了尹庄是伊尹故里的说法。

        以尹庄为中心的伊尹遗迹大多已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夷为平地,是令人颇感悲哀的事。但那毕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我现在担心的是,如果不趁着尚能指认出这些遗迹准确位置的老人们健在,尽快修复,那么,再过若干年,后人们只能通过志书的零星记载知道这里曾经有过可以让人们的灵魂暂时栖居的场所,在想象中完成对先祖的祭奠。那才是莫大的悲哀。诚得如是,就真应了杜牧在《阿房宫赋》最后的浩叹:“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作者:姚敏杰

     尹庄颂

     

    因相得庄名,物丰地气灵;

    寨墙迎晨曦,双塔送晚晴。

    东西甜水井,楼庙互照映;

    平道通四野,巷闾滿幽情。

    尹庄颂(注:寨~东沟寨子,双塔~东池南,北各有一土塔,楼~学校戏楼,庙~小池旁土地庙;现多已人为破坏了,可能很多年轻人都不i知道)

     

    村貌似盘龙,小池巧点睛;

    池边古杜梨,年岁超百龄。

    向西漫上坡,高处伊尹陵;

    三七有集会,经久负盛名。

    线偶有箱班,舞龙更活灵;

    廓外鲜果林,稷黍笑盈盈。

    如今新风貌,路平电灯明;

    呼吁在外郎,常作故乡行。

    尹庄颂二(注:七十年代航拍照片呈显村貌;现三、七日集会为古伊尹庙会缘续;伊尹坟位于村西去莘村半道,原貌已毁。)

                       (王有民)

    【原创天地】尹庄庙会古韵长

    原创 2017-03-28 王银虎 合阳微报者:王银虎,1966年生,百良镇陌西村,大学中文系毕业,历任教师、秘书、警察,1987年起先后在报刊及网络发表作品200余篇,2016年与兄弟五人合著散文集《扯片阳光给父母》

    尹庄,指合阳县东北部百良镇南尹北尹两个村子。尹庄庙则靠近南尹。南尹村民多姓“姚”,系三大古老姓氏之一。

    尹庄西北、莘村东南、陌西西南之三村交界处,古有伊尹坟,坟高三丈,青砖砌就,坟顶可望见黄河及河对岸的商汤墓,有伊尹望汤之传说。坟前御道边,有石人石马。十年浩劫,伊尹坟毁。2017年春,莘村人重新堆砌起伊尹坟。

    伊尹坟四周,由莘村与东十村(村名皆与商元圣伊尹有关)围成的一块平畴,像块大豆腐,四方四正,乃古称莘野之地。北东南三面被界儿河、黄河、徐水切割,使这块地状如半岛,形似巨字。

    庙指伊尹庙,建于南尹村北。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人打到河东岸时,国军将伊尹庙拆了,在河岸边构筑了“河防工事”。

    庙南一池,呈圆形, 一泓碧水连接出5个道口,天然神龟之形,阴阳先生谓之“五路朝龟”。头伸西望东西宫城岳庄阿场和莘村5村,左前爪接南尹,右前爪北通北尹陌西李家庄陌东榆林5村,左后爪踩向三汲,右后爪踩向黄河。

    庙会时,人聚于庙;集会日,人围于池。庙是十村庙,会是吃喝会。

    伊尹庙由东十村集资建起,故称十村庙。起初农历每月三日是庙会日,后来发展成逢三集会(含初三、十三、廿三)。集会上原无粮食交易市场,只是摆摊的卖瓜果蔬菜,店铺里售日用百货,逢年过节有人扎摊卖时令物品:清明销麻纸冥币,端午售粽子香包,夏收卖木檫竹扫帚,年底卖猪肉。

    设粮食斗市,是清代榆林村人王凤翔提议设立的。周围村民尽管早有此想法,也曾建议过,但一般人说话搁不住,人微言轻。王凤翔在朝是翰林院编修,回乡省亲是地方绅士,遂顺应民意,公开倡议,便一呼百应,尹庄集会上终设粮市。粮市管斗人,集会前常到陌西等村找粮食大户,动员集会日去粜粮。

    计划经济年代,没有私人商店,只有池东合作社。合作社里商品也不全,时常缺盐少糖的。1976年,还断了八分钱的方格本,学校后来从王家洼街道买到。

    现在庙拆了,池缩了,合作社解散了,集会随路延伸,往西向北,通往村子聚窝的方向去了。路边门店全是私人经营,无一标注“国营”字样。逢年过节,便将纸质礼品盒摆放店外,招徕顾客。夏日,不再有守着透明玻璃内盛放糖精凉水的人叫卖:“凉甜解渴,二分钱一喝!”你想喝,店主会问:“要啥,水、牛奶还是饮料?康师傅一瓶一块,哇哈哈、农夫山泉、怡宝都是两块!牛奶有一块的有一块五的;饮料,脉动、尖叫,都卖四块!”

    偶尔,店门口会开来一辆警车,下来几个警察检查。店主忙迎上去,涎着笑脸,倒茶递烟。领头警察拨开递烟的手。店主嘿嘿两下,笑道:“您肯定是嫌烟烂!”警察头儿不苟言笑:“再好的烟也不抽!今儿个有赌博的没有?”店主点头哈腰道:“没有没有,就是几个老人手,小耍哩!”“我看看!”警察揭帘到店后巡视,几个面目黑瘦、衣着邋遢、叼着纸烟的中老年男人围着自动麻将桌,都停了打牌,抬头看着警察。警察问:“打多大的?”四人心怯而带点讨好地急忙回答:“五毛一块,小济济哩!”领头警察告诫随身跟进来的店主:“你可要把握好:不能打大了!大了我们就要按赌博抓!也不要叫闹事,影响不好被周围群众举报了,我们也要来抓,彻底取缔!听清了?”“听清了,听清了!是是是,一定一定一定!”警察离去后,店主对打牌人说:“唉,收你们一点钱,供烟管饭,费人费电,还担不尽的心,真是不够肮脏钱!”

    周围村庄老少习惯去尹庄上集。随便碰到个不识字戴帽顶帕的老太太,你问:“婶婶,咋去?”她肯定回答:“去庙上,上会去。”说罢匆匆摆手、点头弯腰、策杖而去,深恐耽搁了上庙会看热闹的时间。

    闹市区在拐角处,车水马龙,摩肩接踵。从三汲回陌西,必经热闹处。鸣笛不顶事,必须有人在车前疏导交通。拨开这个,是本村;劝退那个,是亲戚。

    最红火的地方,当数围满池边占着好位置的地方风味小吃摊,羊肉、踅面、油糕、炒粉、饸饹、凉皮,五花八门,样数齐全,难怪人称吃喝会。操勺调饭的摊主多为中老年男人,偶尔也有半老徐娘上阵,衣着都很整洁,遮裙也不油污。摊边坐满衣着光鲜五颜六色的男女食客,个个吃得红嘴流油。

    肉架子上,挂着好几片猪骟子、吊着几副羊架子。吃得肥头大耳、却又长着娃娃脸的卖肉男子,高声大气地告诉你:“现在割肉的人多啦!一个集会至少卖四五头猪,三四只羊!”

    蔬菜市场,菜贩子身后车上网篮里,趸着大量本地人不种植的新鲜水嫩绿菜,黄叶蔫皮择得零零干干。不用叫卖,货物就是招牌。无人耍秤杆,都用托盘电子秤,价钱显示得清清楚楚,免得彼此叨叨。这些菜,有从西安批发来的,有开车过浮桥从河对岸山西临猗进的。那些常见菜,有人卖,也有人买。现在没有几个农民留菜地了,菜基本都靠买。

    家畜家禽牲口市场,公鸡母鸡个个被扎着爪子躺卧在地,羊儿安静地咀嚼着,猪仔们一声接一声尖叫。过路人说:“真是到了猪娃子市场,吵得很!”购买者说:“我就要那只叫唤得最美的!”驴马骡子没有了,只拴着几头牛,欢蹦乱跳的有两只小牛犊。牛主人是白头发或剃着光头的老大爷。你问:“大伯,机械化了,还养牛啊?”“嗨,现在养牛不是为耕地,而是杀的卖肉哩!咱爱养牛,也只会养牛啊!”

    百货市场,结实光亮的铝合金用具打败了瓷器、搪瓷、塑料、木制品。

    布匹鞋帽市场,比较冷静。卖布匹的夫妻摊主说:“现在扯布缝衣服的人越来越少,多是买成衣。”卖花布鞋的老太太说:“娃娃,给姨多宣传宣传,姨这一套毛毛鞋只要一百元,可费了功夫了!”摆下许多帽子的女摊主说:“唉,我算打错了算盘!现在人咋都不喜欢戴帽子呢?只有个别女娃对那些式样别致的感兴趣!”

    花花绿绿、呼啦啦的氢气球、风筝、风车和金刚、枪炮、战车、飞船拼装市场,是儿童们的聚集处,买了这个还想买那个,家长一句接一句地催促离开。

    给莘村、百良学校教师灶上先后做过多年饭的名厨王师,这些年来在尹庄街上撂响了。好运来饭店聘其为大厨后,店里规模一扩再扩,餐桌增添到二十多桌。附近人家过个小事,就到好运来聚了。这几年,又购置了餐车,组建了端菜上馍女子服务队,走村串巷给人过事帮忙。

    一般人喜欢赶庙会,不一般的人也喜欢逛集会。谁?“老虎!”老虎是个常年穿红衣服、留着长头发的“大侠”。几十年爱凑热闹,成了人见人熟识的名人。有人喊:“老虎,你村谁家盖房哩,咋没给帮忙去?饭菜嘹着哩么!”老虎低头不好意思回答道:“今儿个不去,上会呢!”这些年老虎老了,还哄带着个年轻媳妇,整天引着,倒也不愁吃穿。

    三十多年没有去尹庄庙上上会了,真想再去!

    原创作品赞赏归作者所有,请发布过原创文章的网友,

    添加微信:ssrmxl,领取赞赏金额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